歡迎訪問甘肅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走進甘肅,開始精彩的甘肅地質游
  • 發(fā)布人:admin
  • 時間:2009-03-10
  • 點擊:38
  • 來源:

甘肅省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地質結構復雜,地貌多樣,使得甘肅境內廣布著種類較多而獨具特色的地質遺跡。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層剖面、巖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礦山遺址、地質災害遺跡等。下面讓我們走進甘肅,開始精彩的甘肅地質游~~~

 

點擊瀏覽下一頁

 

點擊瀏覽下一頁麥積山石窟

 

點擊瀏覽下一頁

 

 

    麥積山石窟位于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內,是中國四大名石窟之一,距天水市45公里。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在西秦嶺北支脈的東段,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qū)和街亭古鎮(zhèn)。其中,以麥積山石窟最為著名。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huán)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為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十六國后秦(公元384-417年)時期,始修鑿石窟,后經(jīng)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個朝代,1500多年的開鑿重修,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麥積山石窟有洞窟194個,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見長,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館”。麥積山石窟是中國諸多石窟寺廟中風景最為秀麗的一座,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泥塑以形傳神,神形兼?zhèn)洌从车膬热菥哂袕氐椎氖浪缀蜐夂竦纳钋槿?。塑繪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顯明。麥積山景區(qū)有一植物園可供參觀游覽。

 

點擊瀏覽下一頁平?jīng)鲠轻忌?/font>

 

點擊瀏覽下一頁

 

   平?jīng)鲠轻忌轿挥谄經(jīng)鍪形?5公里處,系六盤山山脈,北倚關山,南望太統(tǒng),背負笄頭,面臨涇水,素有“西鎮(zhèn)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為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其名取道家空空同同、清凈自然之意。崆峒山早在秦漢時期即為僧道聚集之地,秦皇漢武皆曾登臨崆峒。唐宋明清各代,山上均建有道觀禪院,開辟叢林。明代時規(guī)模甚大,有8臺、9宮、12院、42座建筑群,共4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猶存,以崆峒寶塔最為著名。崆峒山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山峰數(shù)十座。其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猶如巨浪排空;奇峰、異洞、怪石、流云,蒼翠清秀而雄偉。崆峒山得天獨厚,前峽涇水縈回,后峽胭脂河湍流,二河交匯于望駕山腳下,形成虎踞龍蟠之勢。


    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環(huán)境神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云海是其奇景;瑰偉、蒼翠、清秀是其特點。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zhèn)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有山無水顯不出山的氣度,有水無山顯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得天獨厚,彈箏峽涇河縈回,后峽胭脂河湍流,交匯環(huán)抱于望駕山腳下,形成虎踞龍盤之勢。正如前人所說:“崆峒得涇而勢愈雄”, “舍此則無以見其尊”, 仙橋虹跨,月石含珠,鶴洞元云等十二奇景及名勝古跡百余處,使崆峒山素負盛名于海內外。


 

點擊瀏覽下一頁莫  高  窟

 

 

點擊瀏覽下一頁

 

    俗稱千佛洞,位于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的礫崖上,492個洞窟層層排列,保存著從十六國到元一千余年的建筑、彩塑、壁畫和裝飾圖案,是中國最大的一座藝術博物館。這里有五座唐、宋木構窟檐,有歷代塑像兩千余身,有高達三十余米的圓雕,也有不足一尺的彩塑。特別是大量的唐代彩塑,寫實技巧高度嫻熟,是中國現(xiàn)存唐塑中的杰作。這里保存著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除了佛教內容外,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與生活,反映了中國古代與外國友好往來、文華交流的歷史。敦煌藏經(jīng)洞,尤為引人注目。這里藏有從魏到宋六百多年間各種寫經(jīng)、文書、帛畫等文物近六萬件,有數(shù)量浩大的手寫本,也有稀世罕見的雕版印刷本,還有少量拓本。其中手寫本,不少是上等手筆,書法精美,是古代書法藝術珍品。其內容十分豐富,有宗教經(jīng)卷、古代典籍、語言文學、歷史、地理、音樂歌舞、自然科學以及大量社會人文材料等,為研究了解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藝術、宗教、科學、民族以及對外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歷史資料。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敦煌藝術和文物潛心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1984年,“敦煌研究院”在蘭州的設立,將進一步促進敦煌學研究的發(fā)展。它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chǎn)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重點保護單位。

 

 

點擊瀏覽下一頁


    莫高窟創(chuàng)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歷經(jīng)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連續(xù)營造千年之久?,F(xiàn)存洞窟500多個,其中珍存北涼至元各朝代制作的壁畫5000多平米,彩塑2000余身,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其建筑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深深吸引這中外的學者、游客。于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的敦煌文書更是為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及文化交流的絕好資料。

 

點擊瀏覽下一頁

 

點擊瀏覽下一頁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

 

    位于我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約180公里處,面積398平方公里,其主要的地質景觀是由風蝕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在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內,集中連片地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其形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整個景區(qū)宛如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許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它的縮影。

   2001年12月,甘肅敦煌雅丹地貌群由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

 

    位于甘肅省省會蘭州市西50公里的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qū)太極湖北岸,面積15平方公里,恐龍足印化石群成為地質公園主體。

    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在已經(jīng)揭露的700多平方米的巖層層面上發(fā)現(xiàn)了8類30組270個足印化石,其中至少包括兩類巨型蜥腳類、兩類獸腳類、一類似鳥龍類和其它三類形態(tài)獨特、尚未歸屬的足印,代表至少8個屬種。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中最大的一組蜥腳類足印后足印長150厘米,寬120厘米,前足印長70厘米,寬110厘米,步幅375厘米,左右足印外側緣間距345厘米,為世界之最,為國內外首次發(fā)現(xiàn)。

   2001年12月,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由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

 

    位于甘肅省景泰縣中泉鄉(xiāng)龍灣村,北距景泰縣城70公里,南離甘肅省會蘭州136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積16平方公里,以河湖相砂礫巖為主的集雅丹、丹霞、峰林為一體的地貌奇觀成為地質公園的主體。

   整個石林區(qū)千峰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各種各樣的石峰風格神奇獨特,造型逼真,其形似大千世界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雕塑。黃河石林地質遺跡保護區(qū)除石林外,尚有龍灣綠洲、灘壩戈壁、黃河曲流、河心洲及沙灘等景點。石林與黃河曲流山環(huán)水轉,動靜結合,有峰林映水之妙,是景區(qū)的主體資源。

   2004年2月,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因其奇特的丹霞地貌被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點擊瀏覽下一頁

 

點擊瀏覽下一頁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由于內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地貌景觀、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礦物、巖石、水體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其中具有獨特性和典型價值的,便成為人類所關注的地質遺跡

 

   甘肅省地質構造背景復雜,地質遺跡種類多,分布廣,獨具特色。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質剖面、巖溶地貌、雅丹地貌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礦山開采遺址等。通過評價和申報,一批具有獨特地質景觀和重要人文價值的地質遺跡區(qū),被批準為國家或省級地質公園,其中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經(jīng)野外地質勘察發(fā)現(xiàn)了國內罕見的恐龍足印化石群。全省共建立地質公園13個,其中國家級4個。這都為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fā)甘肅境內的地質遺跡資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設置圖片大小 防止撐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55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mgs = $("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