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 唐墓里陪葬黑人俑
  • 時間:2021-03-25
  • 點擊:2174
  • 來源:蘭州晨報

  千年前,絲綢之路上就有黑人往來,那么他們是怎么來的?這就要從甘肅的一座唐墓出土的黑人俑說起。

  整個清代由于閉關(guān)鎖國,內(nèi)地人偶爾見到游歷的白人或者黑人,就感到非常驚奇。其實,這事放在唐代都不算啥。

  唐人見慣了白人黑人。

  唐代的胡商胡人多是白人,而把黑人稱為昆侖奴。有個話本上寫過,昆侖奴善于奔跑跳躍,很是厲害。

  在開元年間,甘肅境內(nèi)見到胡人胡商,那是再平常不過了。甘肅官員還用黑人俑來陪葬。甘肅慶陽市慶城縣的一座唐代開元年間的墓葬中,就發(fā)現(xiàn)了黑人俑。

  2001年4月23日,慶城縣城北封家洞村趙子溝開發(fā)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唐代磚室墓。當時,這座墓葬被嚴重擾亂,數(shù)件文物散失。所幸墓志尚在。據(jù)墓志記載,這是唐代游擊將軍穆泰的墓。

  此墓葬出土了不少的俑,有牽駝俑、文官俑、仕女俑等等。其中有一件黑人俑,令人稱奇。這件彩繪牽駝黑人俑,高50厘米,半裸上身,身體修長,粗眉,顴骨突出,眼窩深陷,長耳,面部黝黑。

  黑人俑是泥質(zhì)灰陶彩繪。雖然年代久遠,但牽駝黑人彩繪還很清晰,穿一件赭色黑點的褲子?;蛟S在大唐的日子久了,發(fā)式也變成了“儒頭扎桶黃色巾”,神情緊張專注牽駝?,F(xiàn)藏慶城博物館的黑人俑,樣子和唐人詩歌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棉裘 ”的記述相符合。

  穆泰,祖籍天水。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35歲的穆泰被授予游擊將軍、上柱國、行慶州洪德鎮(zhèn)副將,算是邊防軍系統(tǒng)的一個中下級軍官。后長期在陜甘一帶駐防戍守。死后,就安葬在慶州城外。

  據(jù)考證,唐代的黑人,大體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南亞,一個是埃及。東南亞的黑人,來自于中南半島南部及南洋諸島地區(qū)。當時,在今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有昆侖國,在爪哇島有河陵國,此外在緬甸南部薩爾溫江口附近有大小昆侖國。昆侖奴就是指來自這些地方的黑人。

  而散居在河西走廊黑皮膚的西域人,他們的家鄉(xiāng)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沿著綠洲絲綢之路,萬里迢迢,他們輾轉(zhuǎn)而來東方,見證了絲路繁華。 文/圖 王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