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一年四季“春”為首
  • 時間:2022-02-08
  • 點擊:2087
  • 來源:甘肅日報

    倪方六

  古人認為“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河安南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fā)現(xiàn)了“春”字的十余種寫法。其實,在我國古代,“春節(jié)”這一稱謂原本是在“立春”節(jié)氣過的“歲節(jié)”,而非指現(xiàn)在正月初一過的“年節(jié)”。民國初年,作為“歲節(jié)”的春節(jié)被改到正月初一,成為“年節(jié)”即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原本是“年節(jié)”的“元旦”被挪到了陽歷1月1日。宋代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現(xiàn)在的春節(jié)……

  春字最早為什么寫成“萅”

  春、夏、秋、冬,從四季用字類型上看,“春”與“秋”是一組,常稱“春秋”;“冬”與“夏”則是另一組,多說“冬夏”,兩組雖均表示季節(jié),但取義的角度完全不同:春、秋取自然物候來定義,強調(diào)長成;冬、夏則從自然氣候?qū)用姹硎?,反映冷熱——生長的“春”和成熟的“秋”與酷熱的“夏”和寒冷的“冬”,構(gòu)成了一整年的全部光景。

  春季草木萌生,繁花似錦,是名副其實的“花”季;與冬季相比,春季氣溫回升,陽光明媚,溫暖宜人,但古人為什么不稱“暖季”而非要稱為“春季”?

  從漢字的形成來看,“春”與“秋”一樣,原本都是會意字。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fā)現(xiàn)多個“春”字,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條下便收錄了13個,雖然字形有所差異,但基本都由這三部分變化而來。即屮(chè),象征小草; 即日,表示太陽; 是小草萌芽,即屯(zhūn),上面的“一”代表土地,下面的“屮”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難破土萌芽。其意為:在溫暖的陽光下,種子萌芽,草木生長,生機盎然。這樣的光景只能春天才有,可以說還沒有哪一個字比“春”更適合用來表示這樣的季節(jié)。

  從現(xiàn)代漢語的“春”字上為什么看不出上述內(nèi)涵?春季的最大特點是花花草草,欣欣向榮,應(yīng)該是“艸”頭才合理??刹徽撌乾F(xiàn)代字典,還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歸入“日”部。其實,在早期漢字中,“春”字均有“草”,如從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上發(fā)現(xiàn)的均釋為“春”字,皆有草木。之后的金文“春”字寫作或,也都是“艸”頭。篆字更進一步規(guī)范,大篆寫作,同樣突出“艸”頭。

  與甲骨文比較起來,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趨向勻整,但結(jié)構(gòu)作出了規(guī)范:上部是“艸”,中間是“屯”,下部是“日”,“春”由此形成了標準的古“萅” 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將此字劃歸“艸”即“艸”部,并釋稱:“萅,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屯聲?!?/p>

  “萅”既表義又表音,是一個很完美的字?!叭N”為什么又變成了“春”?與秦始皇嬴政有關(guān)。秦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書同文,車同軌”,進行標準化改革。在統(tǒng)一度量衡的同時,以秦字為標準,對六國用字進行規(guī)范,秦人用的“春”字與六國“春”字造型差異很大。在字體隸變過程中,最后“萅”被定型為“春”。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甲)》中的春字便寫為與現(xiàn)代的“春”字造型相似。

  “春”是何時成為一年之始的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币馑际牵禾?,周王的正月?!霸辍笔裁匆馑寄兀渴囚旊[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開始。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于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chǎn)生深刻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為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jīng)傳集解》做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庇址Q:“春先于夏,秋先于冬,舉先可以及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雖說杜預考釋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把春當成“歲之始”,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春秋公羊傳》所謂“王正月”并非指現(xiàn)在的正月,相當于現(xiàn)在陰歷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并不是以春季或立春為起始點,春乃“開歲”之意,與反映氣候變化概念的“春”并不一致。為什么會這樣?《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規(guī)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則是四季的開始。早期中國歷書中的“歲首”不同,是因為“王者歲首”:夏代“建寅”,歲首為元月(與現(xiàn)代同);商代“建丑”,歲首為陰歷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歷十一月;秦朝和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歷十月,稱為“陽春月”。也就是說,古時的歲首并不一定是現(xiàn)在的春季元月。

  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陰陽”宇宙觀有關(guān),古人認為歲首與年尾是“陽生”與“陰生”的關(guān)系。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270°(南回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北回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過歲首年尾,并選擇在此時“過年”。陽生即春生,故有“冬至節(jié),春之先聲也”“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等說法。

  到漢武帝劉徹時,“代易歲變”現(xiàn)象被終結(jié),“春天在哪里”有了明確的說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劉徹頒行以夏歷為基礎(chǔ)的“太初年”,采用有利于農(nóng)時的“二十四節(jié)氣”,以“立春”為一年二十四節(jié)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志性節(jié)氣,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歲之始也”。

  春夏秋冬為什么“春”排第一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nóng)歷正月、二月、三月這三個月份。為何把春季作為四時之首?陰陽家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土”生萬物。古人又將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相配,《史記·天官書》稱“東方木,主春”,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應(yīng)地,“春”與“東”相配后,生機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時之首”。

  關(guān)于“東方”與“春”的哲學關(guān)系,舊本題漢伏勝撰《尚書大傳》稱:“東方者何也?物之動也。物之動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謂東方春也。”而古人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稱為“立春”,也在“物之動也”的說法里。所謂“立”,建立的意思,引申為開始;“春”呢,《尚書大傳》稱:“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彼^“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動的時候。

  秦漢時期人們崇尚東方,當時的宮殿和在考古中發(fā)現(xiàn)的這一時期墓葬幾乎全部“面東”,故對四季中的“春”也推崇萬分:“春者,天地開辟之端”,民間更有“春朝(立春)大于歲朝(正月初一)”之說。因為對“春”格外重視,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過“歲節(jié)”往往比過“年節(jié)”的聲勢還大。從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為一歲的大典,民間有“立春大過年”的諺語。古人對何時立春、陰歷年有無立春都特別在意,立春節(jié)氣還有“迎春禮”“祀春神”“進春山”“鞭春?!薄耙Т猴灐薄按鞔夯ā薄罢即赫住钡纫幌盗腥裥曰顒?。

  二十四節(jié)氣是根據(jù)地球繞太陽周期編訂的陽歷來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后,而在陰歷以月球繞地球周期為基礎(chǔ),與陽歷有約11天差距。為此,古人通過增加月份,即“閏月”來調(diào)整,以便陰歷與陽歷在寒暑變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協(xié)調(diào)。但這樣的后果就是有的陰歷年份沒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則有兩個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