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武康王廟見證大唐名將李元諒的赫赫戰(zhàn)功
  • 時間:2024-06-06
  • 點擊:0
  • 來源:蘭州晨報

崇信武康王廟門前。

李元諒塑像。

俯視崇信武康王廟。

  在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老街區(qū)的東街,有一座著名的“國保單位”武康王廟,這里曾是唐代名將李元諒的寢宮。

  李元諒(732年-793年),唐德宗時著名將領,貞元四年(788年)正月,李元諒被加封隴右節(jié)度使,駐守良原(今靈臺梁原)。次年,他新筑崇信城,這是崇信地名見于史書的最早記載。

  1.歷經唐宋元明清

  武康王廟又名李元諒寢宮,俗稱城隍廟,為奉祀唐代武康郡王、隴右節(jié)度使李元諒所建,它坐落在崇信縣城東街,如今僅存兩座建筑,即所謂拜殿和寢宮,雖經明代遷建和續(xù)修,但大木構架還保留了宋代的建筑特色,它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qū)木構建筑中保留早期構件較多、時代較早的建筑之一,是研究西北地區(qū)古代建筑藝術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真實依據(jù),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現(xiàn)存的武康王廟總體布局呈南北縱長形,拜殿和寢宮分別位于南北中軸線上。武康王廟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由內外兩周柱網(wǎng)組成,建筑坐落在一個樸素的臺基上,單檐歇山頂,正面中間三間是格扇門,兩端盡間的山墻和后部用厚實的土墻圍繞。外廊兩側的檐柱略向中心傾斜并逐漸升高,在古建筑上將這種做法稱為側腳和升起。柱上和開間中又置以形式龐大有力的斗拱,上面挑出屋檐,使人感覺屋頂非常雄壯有力,莊重和諧。

  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磚木結構,四檁卷棚頂,兩山做成攢尖式樣。柱頭施三踩單昂頭拱,昂頭雕成象鼻、虎頭、鳳頭,外拽瓜拱透雕行龍或卷草紋。

  在寢宮內東側墻壁上,有著縱橫交錯的劃痕,但劃痕之下仍可看出是繪有蟠龍的圖案。

  武康王廟曾有一段時間被糧食部門作儲糧之用。據(jù)說當時值班的庫管員晚間睡著后,耳邊老是隱隱聽見刀劍交斫、人喊馬嘶的聲音,人們懷疑是墻上的龍不甘蟄伏顯靈了,這種說法當然是子虛烏有,但讓人不由得想起這樣的詩句:“欲知千載英雄氣,盡在風雷一夜中?!?/p>

  李元諒的人生履歷,堪稱是史詩級的英雄人物傳奇。

  2.推翻叛軍,戰(zhàn)功赫赫

  李元諒,祖籍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因少年時期入唐后為宦官駱奉先所養(yǎng),遂改姓駱,名元光。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置鎮(zhèn)國軍于華州(今陜西渭南華州區(qū)),節(jié)度使李懷讓上書升駱元光為鎮(zhèn)國軍節(jié)度副使,駐守潼關。帶兵十多年,治軍嚴謹,為眾所服。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河南省汝南)節(jié)度使李希烈叛亂,德宗急調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北)兵東下征討。誰知本來要去平叛的隊伍在途經長安時卻因為得不到犒賞而發(fā)生了兵變,攻入長安,擁立前幽州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為帝(史稱“涇卒之變”)。德宗得到消息后倉皇逃往奉天(今陜西乾縣),朱泚占領長安城,并住進了大明宮。

  軍事素質很不錯的朱泚對東線也極為關注,連忙派其手下大將何望之率輕騎偷襲華州(今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qū)),刺史董晉棄州而走。何望之得城后,擁重兵堵絕兩京之間通道。駱元光聞訊,立即在潼關起兵,帶領士兵直撲華州,何望之敗走。駱元光獲勝后,修復被毀壞的城池,同時招兵買馬,時間不長軍士就達到了萬余人,一時間士氣大振,徹底切斷了朱泚叛軍與東線的聯(lián)系。

  德宗興元元年(784年)五月,朝廷命當時的名將李晟和駱元光等殲滅朱泚叛軍。駱元光身先士卒,在浐河以西迎頭痛擊朱泚的隊伍,取得大勝。主力決戰(zhàn)開始了,唐軍為不擾民,決定直接攻打朱泚駐在禁苑的精銳部隊,駱元光率部從光泰門發(fā)起攻擊,直插朱泚所在的大明宮含元殿。

  一番惡戰(zhàn),叛軍終被趕走。駱元光雖居功至偉,卻讓功于李晟,戰(zhàn)斗結束后便帶領部下出城屯兵于通化門外東西大道邊的章敬佛寺。其高風亮節(jié),可見一斑。

  貞元三年(787年)五月,大唐和吐蕃商定在平涼會盟,駱元光奉命前往。赴盟途中,駱元光勸阻正使渾瑊要謹慎行事,防止有詐,渾瑊卻不以為意。后吐蕃劫盟,捕殺唐朝會盟官員,死傷數(shù)百人。副使崔漢衡等千余人被劫持,渾瑊匹馬逃遁,吐蕃兵將緊追不舍,飛箭如雨。危急關頭,駱元光率兵將前來救援,渾瑊才得以幸免。回朝復命時,渾瑊夸贊駱元光有將帥風度。唐德宗大喜,賞賜駱元光頗多。

  不久,駱元光母親去世,守孝未滿,因邊情有變,朝廷任他為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駱元光以國事為重,即刻上任。唐德宗感念不已,又賜他姓李,改名元諒。

  一個安息人能在大唐取得赫赫武功,并不意外。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其國家之霸氣,國人心胸之開闊,意志之堅決,確非其他朝代可比擬。李元諒是幸運的,他碰上了一個好時代,一個開放的社會,終究是會容納和吸收一切外來的智慧、力量為己所用。

  3.山情水韻崇信縣

  貞元四年(788年)正月,朝廷再次加封李元諒為隴右節(jié)度使、臨洮軍使,移鎮(zhèn)良原(今靈臺梁原)。

  貞元五年(789年),李元諒拓展防區(qū),收復失地,新筑崇信城(取“推崇誠信、保境為信”之意),地址設在錦屏山(又名花山,花繁如屏之意)。

  崇信作為邊防要地,駐兵眾多,李元諒采取了駐軍屯田的辦法,帶領軍士們興修水利、開辟荒原,把崇信城周圍幾十里荒蕪的土地全變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年下來,不僅解決了駐軍的口糧,加強了邊防,而且也恢復和發(fā)展了凋敝的邊境地區(qū)農業(yè),邊境從此得以安寧。外敵畏懼李元諒的神威,長期不敢侵犯。涇原、隴右邊境遂太平無事。

  這正是大唐王朝至今,中華民族傳承以“仁義”“和合”之禮傳統(tǒng)美德,睦鄰友善、誠信修身的最生動寫照,也是史書中關于“崇信”地名最早的記錄。崇信正式建縣于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李元諒因積勞成疾,病逝于良原(即今崇信,唐代崇信未設縣,屬良原縣轄境),葬在今天崇信縣城北梁坡半山上,享年六十二歲。唐德宗聞訊后悲痛萬分,竟為之輟朝三日。

  在崇信縣城南半山坡處,有一俗稱“圈馬城”的地方,傳說是李元諒修筑馬廄、繁殖馬匹之所在??h城西北角還有一口“康王井”,傳說當時城內井水苦澀,李元諒親自到城外勘察,挖掘了這口水井。此井在2米多高的塄坎之下,建有井房,口徑1.5米,深5米。井壁全用石頭箍砌,城外居民一直飲用至今。

  李元諒墓則位于崇信縣城西北梁坡村的半山坡上。封土呈橢圓形,高7米,南北底徑12米,東西底徑8米?,當?shù)厝罕姺Q為康墳疙瘩。據(jù)崇信縣志記載“唐武康郡王李元諒陵在縣西三華里許”,與此墓相符。

  在如今的崇信縣,當?shù)睾芏嗝袼缀头沁z內容都和武康王李元諒有關,包括當?shù)蒯劦木?,被稱為康王酒,醋叫康王醋,據(jù)說這些都是唐朝當年勞軍時,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釀造方式。

  當?shù)剡€有“跑旗”等特殊的民俗活動,據(jù)說這種民俗起源于李元諒操練和出征時期,是一種軍事點旗、點兵、點將的舉動,后來流傳民間變?yōu)閭鹘y(tǒng)的社火表演活動中的開場節(jié)目,由于陣容龐大,氣勢宏大,有實戰(zhàn)軍陣演變的遺存風貌,場面非??捎^,這種活動曾經一度有多達幾百人共同參與。

  陽光垂照,武康王廟在周邊現(xiàn)代建筑群映襯下,略顯孤單沉寂,但從青年詩人瘦馬《行走的崇信》詩句:“策馬七雄/仗劍四野/衣帶萬里長城/庇盡普天之下勤勞的庶黎/英雄啊,你的魂魄與我須臾不離/讓我壯志滿懷/以筆為劍劍氣長虹/肅殺朗朗乾坤濁氣微塵/英雄啊,今生若死/來生是你”,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只要小小的武康王廟還在,崇信這座隴東最小的縣城,就有了它自己厚重的歷史內涵和文化積淀。

  文/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劉小雷?圖/崇信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