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趣方言】靜寧方言里的畫面感
  • 時間:2021-08-18
  • 點擊:2230
  • 來源:甘肅日報

  呂潤霞

  靜寧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以西,自古為關隴咽喉,素有“隴口要地”之稱。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方言區(qū)域劃分,靜寧方言屬中原官話隴中片,從甘肅方言內(nèi)部來看,屬渭河流域小片,使用人數(shù)幾十萬。

  除語音、語法方面獨具特點外,靜寧方言詞匯豐富多彩,生動傳神,有很多有趣的詞語,即使第一次聽到,也很容易一下子明白它的意思,因其很有畫面感,形象性特色鮮明,好多詞匯內(nèi)涵在運用時會活脫脫地把畫面感呈現(xiàn)于眼前。

  兩音節(jié)詞匯

  如形容人與人關系和諧融洽,像楔子一樣能恰到好處的固定位置,就叫“鉚竅”;打算要干某事,猶如將要上路,就叫“撩程”;某人對某事心里不平衡,跌跌絆絆地要爭個公平,就叫“吃咬”;通通展展地放開手腳干事,就叫“扯展”;兩個人關系密切,情同手足,就叫“連手”;一些事本來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努力也是白搭,卻還要力不從心地去做,就叫“掙奔”;若有人家嫁女,親友鄉(xiāng)鄰前來賀喜,幫襯著主家給出嫁的女兒往箱子里填陪嫁品,故所行的人情或所送的禮物,就叫“填箱”。

  三音節(jié)詞匯

  如評價一個人做事或待人接物畏手畏腳、縮頭縮腦沒出息,就叫“窩里老”或“撕不展”;形容一個人某事做得漂亮或某方面出彩,就叫“漾葉子”;描述一個人不好意思,難為情,不知道該怎么辦,就叫“難打整”;描述兩個人脾性不投,關系不合,不親近,就叫“擱不匝”;指人不按常規(guī)辦事,猶如旁逸斜出,就叫“胡生枝”;說話啰里啰嗦,嘮嘮叨叨,就叫“念碎米”;描述一個人胃口大,很能吃,直接就叫“鍋凈飽”。

  四音節(jié)詞匯

  如形容一個人做事或?qū)W習落后,跟不上進度和需要,就像炒菜時勾芡太稀沒法使汁子變稠,就叫“連不住芡”; 笑話一個人廢話多,就叫“漿涼潑水”; 逗逗這個,逗逗那個,形容一個人無聊,就叫“撂貓逗狗”;說明一個人說話不靠譜,愛吹牛皮,就叫“胡吹冒撂”;形容過日子打得緊,舍不得吃穿用度,就叫“摳摳掐掐”;在一旁看著別人做事不放心、不放手,總要介入和摻和,就叫“把抓手按”;無組織無紀律,遇事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就叫“花雀亂飛”。

  多音節(jié)詞匯

  好多閑散人聚集在一起,天上地下的海侃神聊或閑言碎語,將這類人群聚集的地方就叫“牙茬骨臺臺”;農(nóng)村里念不成書,在地里種莊稼的后生,就叫“打牛后半截子”;親近的人或下屬做了拆臺、讓自己在別人面前難堪或抬不起頭的事,覺得很掣肘,就叫“脖子底下支磚”;烏七八糟,不登大雅之堂或上不了臺面的人或事,就叫“雞骨頭馬雜碎”;譏諷那些高高在上,輕易不肯放下架子又牛皮哄哄的人,就叫“城墻上的鳥兒”,為啥?因為城墻上的鳥兒雖然自身也只是小小的鳥兒,但因為站得高,市井事見得多,別人又輕易奈何不了它,因此就比其他的鳥兒自感優(yōu)越,故而顯得尾大不掉;做了不該做的事,既有實質(zhì)性的損失,又讓人很失面子,像雨雪天摔了一屁股,就叫“連蹾溝子帶傷臉”;人與人之間的親緣關系很遠,就叫“八撂皮子撂不到”,“撂皮子”是早年間靜寧人嚇唬糜谷地里偷食的麻雀時自制的一種具有彈弓性質(zhì)但可以投射很遠的武器,一條有三叉頭的長木條,三叉頂端是彈弓頭,彈弓上有一截軟皮條,皮條上纏一顆石子或土坷垃,皮條下端接著一根細長的繩子,趕雀人站在糜谷地畔,“啪”的一聲一撂皮子甩出去,石子撂得老遠,攀在糜谷穗子上吃得正歡的麻雀,呼啦啦一下子驚得魂飛魄散。甩一撂皮子這么遠,要是甩八撂皮子的話,該有多遠呢?所以,“八撂皮子撂不到”的關系,我們就可以度量是那種很淡遠的親戚關系了。

  方言是最生動的群眾語言。諸如以上活潑形象,畫面感極強的靜寧方言詞匯,不勝枚舉,好多方言脫口而出,即便從來沒聽過的外地人也能立馬“望文生義”。我有一朋友,曾去北京出差,飯局上剛開始用靜寧方言與人交談,說了半晌,擔心京城的人聽不懂,又改用普通話。無奈這位朋友對普通話的語音掌握相當蹩腳,一門心思刻意地咬字音,卻顧此失彼,一時半會遣詞造句又大腦真空,著實費勁。京城人士見他滿頭大汗急不擇言,就笑著說:還是講你的靜寧方言吧,比你的普通話容易理解,也蠻有意思的。我的朋友這才如釋重負,一下子又回到游刃有余的狀態(tài),那惟妙惟肖的靜寧方言,時不時惹得同處北方方言區(qū)的京城朋友們哈哈捧腹。